又到了盘点一周XR大事件的时间,本周XR领域内有哪些大事发生?
今天先分享一个好消息,本周二至周四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-10科教频道《创新进行时》栏目推出了特别节目《虚拟新世界》。
节目中展示了2024上海VR/AR产业博览会上展出的各类VR/AR科技产品,如最新VR头显、AR眼镜、体感衣、触感手套、气味模拟器、数字人等多项沉浸式技术,让观众一睹国内外展商前沿科技产品的惊艳亮相。
《创新进行时》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栏目。该栏目的创办,旨在向全国观众介绍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,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播科技创新的最新进展,帮助观众了解科技前沿的发展动态,以及科技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。
上海VR/AR产业博览会由VRAR星球主办,参展企业涵盖工业、医疗、教育、娱乐、文旅等各个领域。《创新进行时》的报道,无疑提升了市场对VR/AR技术的关注度,通过节目的播出,能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VR/AR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领域,进一步激发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和热情。
目前,2025上海VR/AR产业博览会招商/观众报名均在火热进行中。提前报名即可获得额外新闻曝光、免费高层专访、展位特别优惠等一系列惊喜福利,欢迎各位朋友踊跃报名!
观众报名链接 展商报名链接
好了,继续说回本周国内XR领域的最新动态。
这周,有两个政府层面的消息传出。其一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(信通院)正式启动了针对 AI 眼镜的专项测试。
此次专项测试由信通院的泰尔终端实验室与 Sream Lab 联合进行,主要针对 RayBan-Meta Wayfarer 智能眼镜进行评估。测试内容涵盖了七个模块,包括基本配置、音频、图像、防抖、交互、续航以及安全隐私,涉及超过60个测试项目。
通过这一测试,整个行业将获得更权威的参考指标,对于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升级有积极意义。
其二则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(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)批准发布的《信息技术 移动设备增强现实系统应用程序接口》(GB/T 45287-2025)在近日已正式实施。
值得注意的是,亮亮视野作为核心起草单位,深度参与了标准制定全流程,在场景分析、功能规范、框架设计等关键环节贡献核心技术经验,共同完善了标准兼具前瞻性与落地性。
AR领域国家标准的发布,系统性定义了移动设备AR系统的数据类型、接口框架与开发准则,将为行业设计、开发与应用提供新的指引。
此外,Rokid近日还发文称,Rokid Glasses在近日的杭州余杭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会上,Rokid Glasses首次作为提词器亮相,成为了大会的一大亮点。
国际层面,最值得观众的是Meta刚于日前官宣了近期内两个重要大会的日期。
首先是一年一度的Meta Connect大会。今年的Meta Connect将定档9月17日,本届大会将聚焦于 Meta Quest 头显、AI 眼镜以及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。
另外就是将于 4 月 29 日举行的LlamaCon活动。这是一场专注于其开源 AI 平台 Llama 的活动,Meta 表示将在会上分享“开源 AI 领域的最新进展”。
根据 Meta 最近的财报信息,Llama 4 版本即将推出,而公司计划在 2025 年投入高达 650 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领域。这一转变在 Meta Connect 2025 之前尤为重要,因为外界普遍认为,AI 眼镜将成为此次大会的核心主题。
不过,据猜测,尽管 Meta Connect 2023 和 2024 分别展示了 Quest 3 和 Quest 3S,但根据可靠消息,Quest 4 可能要到 2026 年才会推出,因此今年亮相的可能性不大。
据报道,Meta最近还聘请了二手奢侈品寄售平台The RealReal的前CEO约翰·科里尔 (John Koryl),以拓展其 Quest 头显、智能眼镜和其他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零售渠道。
Koryl 的入职表明 Meta 将继续投资于零售体验。Meta 自 2019 年以来已在其 Reality Labs 设备部门投入了数百亿美元,目前正寻求提高销售额。扎克伯格上个月刚刚向投资者表示,他仍然看好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带来的商业机会。
的确,Meta目前的智能穿戴产品,包括VR头显、AI眼镜,在消费者领域都是一骑绝尘的存在。与Meta的发展策略的不同的是,从Meta离开的Oculus创始人帕尔默开辟了属于自家公司的另外一条军工赛道。
上周,Oculus创始人帕尔默宣布,其创办的公司Anduri将从微软手中接管美国陆军的 IVAS 项目。最初的公告并未透露有关 Anduril IVAS 解决方案硬件或功能的任何具体细节,但在日前接受前海豹突击队员肖恩·瑞安 (Shawn Ryan)采访时,帕尔默透露了该系统的首批细节及其名称:鹰眼 (Eagle Eye)。
据帕尔默介绍,Eagle Eye 将是“迄今为止最好的 AR/VR/MR 视觉增强系统”,其分辨率、视野和传感器均优于其他任何系统。他希望未来的 Eagle Eye 上的 Lattice 能够为士兵提供主动指导,利用预测性 AI 帮助他们在战斗中挽救生命。
几周之前,帕尔默在X平台发言,称他会在近期宣布一个有关XR的重要动态。现在看来,应该就是和美国陆军的这一项军工合作了。
苹果方面,近期的XR相关消息还是不太多。
最近,据彭博社记者马克·古尔曼报道,苹果计划最早于四月将 Apple Intelligence 集成至 Vision Pro 头戴设备。该 AI 套件最初于2024年6月发布,此次将通过 visionOS2.4软件更新引入。
消息中最开始说的是,该版本的更新预计本周向开发者开放,但目前好像没有太多的消息传出,等等看下周是否会有开发者的反馈。
此外,iPhone 16e这周正式发布了。苹果表示,这款产品拥有出类拔萃的电池续航能力,且售价超值,目前国行版售价4499元起。iPhone 16e搭载A18芯片,配备4800万像素单摄,以及快速调用常用功能的操作按钮。升级后的后置摄像头支持2倍长焦,可拍摄最高 60 fps 的 4K 杜比视界视频,还能录制空间音频视频。有能力的朋友可以买来体验一下。
最后再说一下有关Niantic的新消息。
Niantic这家公司,业内的朋友一定都不陌生,它最初是谷歌旗下的一个内部创业公司,后来又从谷歌分离出来,成为一家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。这家公司最出名的产品,应该就是 2016 年的全球现象级AR游戏《宝可梦 GO》。
不过现在,有知情人士透露,Niantic正在与沙特阿拉伯控股的 Scopely 公司就出售其视频游戏业务展开谈判。如果交易达成,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宣布,交易金额约为 35 亿美元。此次交易涉及《宝可梦 GO》及其他多款移动游戏,不过由于谈判仍在进行中,尚未确定最终能否达成协议。
值得关注的是,Niantic近日还刚刚宣布推出了一个针对户外场景提供沉浸式协作的新系统——CoCreatAR。据了解,虽然Niantic从谷歌脱离,但还一直有合作。Niantic Labs 团队曾是 Google Map 的核心管理层,在地图定位技术上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资源。也许在出售游戏业务后,Niantic会回归老本行,继续在地图定位等领域深耕研究。
最近有两个和大空间领域相关的消息可以关注下。
Sandbox VR 首席执行官 Steve Zhao 近日在 X 上宣布,该公司的票房总收入已超过 2 亿美元。他还宣布,公司内部工作室目前正在开发文化学习类的内容。
Steve Zhao在发帖中写道:“Sandbox VR 不仅仅是电影、密室逃脱的虚拟体现,也是博物馆、动物园和文化胜地。”据悉,到目前为止,Sandbox VR 只开发了游戏。在其描述中,也许Sandbox VR之后还会开发文旅方面的内容。
此外,国内近日一个全新的大空间项目《哪吒5DVR》正式推出,以神话IP哪吒为体验主题。自过年开始,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风靡全球,这一IP也随着它的爆火走向海外,让全球的更多人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。
而《哪吒5DVR》是基于5DVR技术原创的哪吒主题大空间项目,通过沉浸式“5D全息+VR主题”体验空间,旨在让观众走近哪吒这一神话人物,可运用于体验馆、商场、文旅景区等场景。该项目自2024年启动,历经一年精心打磨,已获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商标版权,预计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上线。
电影与VR大空间、5DVR属于不同行业,在这一IP大火的当下,新的大空间项目将让游览者从不同的角度深入领略其中的精髓。
最后再说点AI相关的吧。还记得曾经狠狠火过一段时间的AI Pin吗?就是那个曾经放话“取代手机”AI穿戴设备,可以在掌心显示画面的设备。现在它已经凉凉了。
开发商Humane近日宣布,将以 1.16 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出售给惠普,并且将停止销售 AI Pin。
惠普一位高管表示,「Humane 团队,包括创始人 Imran Chaudhri 和 Bethany Bongiorno,将在惠普组建一个新部门,帮助将人工智能融入公司的个人电脑、打印机和联网会议室。」惠普新闻稿称,新团队将被称为 HP IQ,这将是「惠普新的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,专注于为未来的工作构建一个涵盖惠普产品和服务的智能生态系统。」
事实上,Humane在 AI Pin 推出后不久就已开始寻找买家,出价高达 10 亿美元——远高于今天宣布的 1.16亿 美元收购价。而且 AI Pin 似乎卖得相当差,据The Verge 在 8 月份报道,每日退货量几乎超过了销售额。据试用过AI Pin的人员表示,这是他评测过的最差的产品。
从Ai Pin正式发售到全面停止服务,其实仅仅只过了10个月的时间,它应该也能成为史上最短命电子产品的有力竞争者。事实上,Ai Pin大火的只是概念,实际的产品存在显示不全、续航能力极差、频繁过热、反应迟钝、各种软件BUG等层层debuff,根本无法正常体验使用。
其实,也不只是AI Pin,很多科技产品都存在这样的通病——宣传的时候夸得天花乱坠,但产品实际上却难以达到体验的及格线,最后成为“昙花一现”的“流星”产品。
无论是AI领域,还是VR/AR领域,最需要的还是精益求精,为了宣传而打出的噱头,终究不会被消费者所接受。但可以预见的是,在未来的发展中,这种情况很有可能还是无法避免。
以上就是本周国内外VRAR及AI领域的重要动向,下周同一时间,我们还会为大家带来XR的资讯汇总,欢迎继续关注。
注:(文章未进行标注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)
VRAREXPO客服号